当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但本应开心快乐的“上山下海”户外之旅,却安全事故频发。日前,有着网红打卡点之称的四川彭州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导致多人被困,最终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这一旅游安全事故引发公众关注,也敲响了户外出游安全风险的警钟。尤其是景色秀美却未经开发的网红“野”景点,看似适合拍照、清凉避暑,实则可能暗藏风险,旅游专家认为,玩得开心也要远离危险,“对自然敬畏,对生命负责”。
新闻背景:
【资料图】
近一段时间,也是汛期灾害事故易发多发时段,多地发生旅游安全事故。8月13日15时30分许,四川彭州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导致多人被困。据彭州官方8月14日通报,截至当日13时,此次突发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此次发生山洪灾害的龙漕沟是一处未经开发的网红打卡点。由于“龙漕沟”属于地质灾害点,当地人一直未将其开发成正式的景区。但就是这个当地人眼中的险地,却因多名旅游博主的介绍,变成了值得前往的“野生网红打卡地”,在部分社交、旅游平台上拥有大量徒步、露营、玩水的推荐信息,甚至在一些龙漕沟露营攻略中,还不乏如何规避当地管理禁令的内容。不少游客被好看的照片和视频吸引前往,完全无视现场“禁止入内”的警示和提醒。最终,因突发山洪而导致悲剧发生。
8月14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向四川全省各级文旅部门及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行社等发出《关于注意应对极端天气确保旅游安全的通知》,要求深刻汲取8月13日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槽沟突发山洪造成群众伤亡的教训,举一反三,充分认识防范应对极端天气保障旅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根据媒体调查,像龙漕沟这样的“野生景点”还有很多。近年来,发掘未被开发的“野生景区”似乎已经成了部分游客选择的一种趋势,尤其是夏季炎热,不少游客热衷于寻找“小众避暑地”。但值得注意的是,类似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红景点”引发意外在今年暑期并非个案。
据媒体报道,河南驻马店8月13日就发生了一起溺水事故:家长带娃野泳,在被劝说的情况下仍无动于衷,孩子随后意外溺水,幸好救援队就在旁边及时将其救起。
而在7月31日下午,在青岛市澳门路海域两名才考上大学的学生为了亲近大海,违反规定翻过护栏,到海岸线边的平台上拍照,被涨潮的海水打倒,海浪卷走后遇难。再一次提醒游客一定不要去防波堤上或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海边游玩。
更早前的2019年8月,在有“中国的仙本那”之称的湖北恩施“躲避峡”中,一场山洪导致13人遇难。据了解,“躲避侠”所属的屏山在建景区至今尚未达到景区开放条件,就在事发前,当地主管部门还发布了说明屏山在建景区相关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存在安全隐患。但即使到了现在,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躲避峡”,推荐该景点的帖子依然数量繁多,部分帖子获得极高点击量和转发。
案例分析:
野游,广东也曾有惨痛教训
2020年8月18日,来自佛山的12人擅自进入英德市横石塘镇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游玩,由于天气突变,上游下大雨,溪水短时暴涨,致7人被洪水冲走。经过紧张搜救,7人中4人被救起,3人不幸溺水身亡。
石门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地质地貌复杂多样,峰林峡谷瀑布众多,生态景观奇特秀丽,近年来十分受户外探险一族青睐。当时在热门网络平台上就有不少网友分享夏天在石门台溯溪和玩水的视频,有的还是一家老小出动。
2019年,英德出台《关于严禁在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的通告》,禁止个人和单位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游玩、用“三无”船舶载客及擅自开矿、砍伐等违法活动。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也在进入石门台保护区路段设置了大量的警示牌,劝导群众。
然而,通告和警示牌无法阻挡“驴友”的闯入。据了解,每年都有不少“驴友”违规闯入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且发生类似事故。2019年7月12日,4位“驴友”被困保护区,多方营救6小时才使他们脱险。2015年9月19日晚,两队“驴友”共47人到保护区中崆大峡谷游玩,突发洪水,导致6人死亡。2014年8月12日,13名深圳“驴友”相约前往中崆大峡谷登山、溯溪,途中遭遇山洪,后经当地警方和救援人员连夜冒雨紧急援救,12人成功脱险,但1名“驴友”不幸遇难。
除了未经开放景点存在风险,已开放景区也曾发生山洪导致的较大淹溺事故。2016年5月28日,位于台山市端芬镇的凤凰峡景区受强降雨影响突发山洪,导致部分参加漂流活动的游客和漂流河道周边人员被山洪冲走,事故共造成8人淹溺死亡、10名游客受伤。事后,给予当地6名干部党纪、政纪处分,景区两名负责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相关组团旅行社也被实施行政处罚。
专家建议:
旅游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西藏科学探险协会和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孙吉是土生土长的的四川人。他对羊城晚报记者介绍,今年暑期成都地区经历了历史罕见高温,游客对玩水避暑需求很大,加上户外露营休闲方式兴起与去野外玩水避暑等结合,成为很多市民一家老小暑期出游的选择。在出游目的地选择上,现在游客受社交平台自媒体和流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要正视,“网红”景点以传播吸引很多游客,其中不乏常规景点之外的被挖掘,可能会带来更多新鲜感和刺激体验。选择更多元之余,“野”景点的宣传传播上大多存在不全面的情况,甚至缺乏对潜在危险性和注意事项这一重要的信息传递。例如此次龙槽沟所在的龙门山一带地质条件不太稳定,所以在这些地方去游玩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提前了解其潜在自然灾害。目前的社交平台旅游自媒体恰恰缺乏这一方面的信息,只是告诉大众这里景色很美、很凉爽、适合打卡拍照。
孙吉认为,目前普通游客一方面缺乏接收相信风险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也缺乏了解旅游风险信息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加强针对突发情况的避险教育、灾难教育,甚至自然观察教育,这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个人的责任。”他建议,对于游客个人来说,对自然户外的潜在风险,拥有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和自救能力十分必要,才可能遇到突发情况时最大限度的避险和自救。
同时,孙吉表示,现在网络上能查询的信息非常多,我们出游前,要先查询好出游地区的地质条件、天气条件、自然环境等,事先及时掌握好可能的突发因素,以对自己的出游安全做出一定的预判。“尽量不要太自作主张到不熟悉的环境里面冒险,更不能盲目自信。”他强调,当灾情即将到来的时候,特别是当地政府或管理人员作出了预警,要求撤离,一定要坚决服从管理,“敬畏自然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对于这种“野生景区”的安全保障,仅仅有防护网和提示牌并不够,特别是类似龙漕沟这样的“网红打卡点”每年夏天都有游客前去的情况下。面对大量游客进入,当地除了必要的及时劝阻与疏散,也不妨提前设置必要的逃生通道以及救援措施,以防止意外。
提醒:
据了解,为确保汛期暑期旅游安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入夏以来,已发出多次安全提示提醒民众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安全出行、快乐旅游、平安回家。其中,6月中旬,提示广东省已进入主汛期,强降雨、台风、雷暴等极端灾害天气多发频发,容易引发道路交通、山洪、泥石流、滑坡等事故灾害。下雨天,地面湿滑,容易诱发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安全事件,出发前要提前了解始发地、目的地防控形势、天气变化、交通状况、景区客流等安全条件,及时关注气象、卫健、文旅、应急等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出行提示信息,科学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克服侥幸心理。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特别提醒,遇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不要前往山岳型、涉水型旅游景区景点游玩,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自觉遵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禁令及安全提示,不得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自然保护区、库区、无人岛、海滩、网红景点等不明区域开展游览、戏水、探险、露营等活动。敬畏自然,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7月29日,广东省官方提醒:暑期出游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提醒,我国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强降雨、台风、高温等不良天气频发。针对露营热潮,提示不得擅自在饮用水源区、森林防火区、峡谷、河道管理范围内、水库、无人岛等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明令禁止或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坍塌等重大安全风险的区域开展露营。不在林地、草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区域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露营时应密切关注气象、应急等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遇台风、强降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时立即停止露营,转移至安全区域。
专家建议,身处野外,如感觉可能受到洪水威胁时,应有组织地提前向山顶或高地等高处转移。在山区突然遭遇山洪袭击时,要以最快的速度撤离。
尤其要注意的是,脱离现场时,应就近选择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此外,山洪流速急、涨得快,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止被山洪冲走。(黎存根)
-
广西创新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 帮助民族区域群众排忧解难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如何加强社会治理,促进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近年来...
-
兴宁区开展立体监督推动农村基层党建 常态化开展基层“两随机”督导调研行动今年5月以来,南宁市兴宁区委相关负责人组织20人次到三塘镇、五塘镇和昆仑镇的三塘村、六塘村、富兴村等进行明察暗访,把基层...
-
广西完善乡村振兴新机制 做大做强市场主体近日,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产业发展专责小组下发通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力争2022...
-
江南区推行办证全程电子化改革 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这里办业务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刻企业公章还免费,要是去外面刻要300元左右呢。近日,在南宁市江南区新落户的农业科技企业法...
-
八步区开展“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务改革 创新建立“一刻钟”便民税费服务圈在一个窗口就能同时办理三孩证和申请孩子社保,只需盖一个章就可以了,实在很方便。近日,在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政务服务中心...
-
广西创新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 帮助民族区域群众排忧解难
2022-08-18 09:40:55
-
兴宁区开展立体监督推动农村基层党建 常态化开展基层“两随机”督导调研行动
2022-08-18 09:39:08
-
广西完善乡村振兴新机制 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2022-08-18 09:37:28
-
江南区推行办证全程电子化改革 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022-08-18 09:36:30
-
八步区开展“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务改革 创新建立“一刻钟”便民税费服务圈
2022-08-18 09:34:46
-
头条焦点:13.2万元-17.2万元,传祺影酷开启预售
2022-08-19 16:13:53
-
热门看点:网红“野”景点暗藏风险 外出旅游要好玩更要安全
2022-08-19 16:06:22
-
环球快看:徐文慧:与志愿红“益”起发光
2022-08-19 15:55:50
-
全球新消息丨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 重塑锅炉行业发展新优势
2022-08-19 16:01:00
-
世界快看点丨魏都法院召开审判执行质效讲评暨办案标兵表彰会
2022-08-19 16:10:38
-
当前关注:魏都区委书记李朝锋主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议
2022-08-19 15:59:34
-
即时:建安邮政分公司举办“暑期阅读嘉年华惠民图书展”活动
2022-08-19 16:13:33
-
今日快讯:禹州市城市发展中心开展乱倒泔水专项整治行动
2022-08-19 16:18:13
-
最新资讯:禹州市方山镇:关爱女性健康开展“两癌筛查”活动
2022-08-19 15:55:23
-
当前资讯!小事见真情,焦作市山阳警方一天之内暖心救助两名迷路老人
2022-08-19 15:54:13
-
世界观焦点:平顶山卫东区:向历史遗留问题“亮剑”
2022-08-19 16:12:20
-
【世界独家】我市和郑州联动发展生物经济核心区
2022-08-19 15:57:08
-
新动态:城乡建设领域怎样碳达峰
2022-08-19 15:58:17
-
焦点资讯:三部门:到2023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初步建成
2022-08-19 15:51:11
-
每日焦点!安徽成立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联盟
2022-08-19 15:50:13
-
【天天聚看点】2021年江苏农村网络零售额达3064亿元 居全国第二位
2022-08-19 15:47:25
-
滚动:网友建议将省界收费站改造为停车区 交通运输部:十分赞同
2022-08-19 15:59:54
-
焦点简讯:建筑业如何引领“双碳”风尚
2022-08-19 15:59:21
-
天天速读:列车员的心 三伏天的情
2022-08-19 15:58:05
-
天天新消息丨项城市凝心聚力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向纵深拓展
2022-08-19 15:45:17
-
热点评!西华县召开项目建设调度会
2022-08-19 16:04:15
-
环球关注:低碳时代的炼钢工艺:电弧炉短流程炼钢
2022-08-19 15:45:53
-
环球今亮点!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系列宣传 |河南省拓展“关银一KEY通”业务,科技赋能“稳外贸”
2022-08-19 16:01:06
-
全球简讯:徐文慧:与志愿红“益”起发光
2022-08-19 16:04:43
-
天天微资讯!西华县组织收听收看省市防汛抗旱工作视频调度会
2022-08-19 15:44:24
-
天天微动态丨交通运输部命名13个城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2022-08-19 15:48:00
-
【播资讯】“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丨“为麦痴狂”茹振钢
2022-08-19 16:02:54
-
今日热闻!河南省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新跨越“敲定”新目标 全力打造多式联运“豫军”品牌
2022-08-19 15:48:48
-
天天报道: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丨“最美奋斗者”裴春亮: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22-08-19 15:54:43
-
全球今亮点!瞄准“双碳”目标做强绿色技术
2022-08-19 15:45:59